咨询热线: 86022-8815 3905
最新动态 / News more
热门产品 / products more
最新案例 / Case more
最新方案 / Soluon more
News 新闻详情

中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下水

日期: 2017-05-30
浏览次数: 35

 中新社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海洋大学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当天在天津下水,标志着中国、吨位最大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主体工程胜利完工。

下水后,“淞航”号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内部装修阶段,以服务中国大洋调查科考。

“淞航”号由中国农业部与上海市出资建造,它的建造完工为中国远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海洋科考事业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将为中国从远洋渔业大国向远洋渔业强国转变、增强国际渔业履约能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淞航”号配备目前世界先进的渔捞、总值达8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科考系统设备及实验室,支持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等三种以上的渔业作业方式,适应不同渔业资源生物学特性的调查,为开展不同渔具渔法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该船还具备气象、水文、生物等科考功能,配备多台目前的科考仪器设备,可进行水文、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海洋气象、海洋大气监测等调查取样。

随着中国远洋渔业事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要求的不断提高,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及其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缺口。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远洋渔业学院副院长陈新军介绍说,目前中国远洋渔船总量2600多艘,需要专业职务船员上万人;100多个海外渔业基地经营人员以上世纪70至80年代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后继乏人;按国际区域性渔业组织的履约要求,每年需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国际渔业观察员100人以上。

业内认为,造成远洋渔业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在于远洋渔业涉及捕捞、资源等学科,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代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的要求;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成本高,到远洋渔船实践半年,每人的培养投入需要7至8万元。

此番“淞航”号的建成,将为远洋渔业人才培养提供牢固的硬件设施保障,对培养高级应用型远洋渔业人才的长效机制发挥作用。

“淞航”号出坞后,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环节,初步计划于7月验收交船,9至10月进行首航。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17 - 05 - 30
截至2014年底,我国获得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企业164家,同比增加31家;经批准的作业渔船2460艘,其中新建投产渔船346艘。2014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则分别达203万吨和185亿元,平均单船单船产值752万元。政府力挺远洋渔业,行业将入发展黄金期。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此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海洋经济大发展时期。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出席中国远洋渔业30年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从远洋渔业大国迈向远洋渔业强国。
2017 - 05 - 26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红洋(塞拉)已获得塞拉利昂政府新建10条钢质330马力拖网渔船的项目批文,预计项目建成后年捕捞和加工鱼货量约15000吨,与相关中方股东签署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书。
2013 - 11 - 29
项目总投资5400万元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0万元,运营资金投入4000万元,利用塞拉利昂丰富的非经济鱼类,变废为宝,加工成鱼粉,综合利用海洋资源。项目投产后形成7000吨鱼粉的年生产能力,红洋(塞拉)已获得塞拉利昂政府的鱼粉厂项目批文和鱼粉厂建设用地批文,与相关中方股东签署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书。
2013 - 11 - 29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塞拉利昂当地渔船的建造需求约在15-20条/年,目前100多艘塞国海域作业各类渔船的维修保养也处于非正规状态,其中包括大连国际20条拖虾船和中水渔业16条拖虾船,蕴育着巨大造船和修船的市场机会。红洋(塞拉)已获得塞拉利昂政府建设用地批文,项目地址水深约4-6米,地势平坦,适宜船厂建设。
Copyright © 2017 天津市红洋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香港街18号
电话: 86 022-8898 7359
传真: 86 022-8898 7359
邮编:330520